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要闻 > 市长李平社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长李平社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07月28日 10:42:16 来源:忻州忻府区庄磨学区 访问量:245

市长李平社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视频)

2011年07月26日 18:01:19 来源:忻州市教育局
 

 

 

 

 

 

忻州电视台播报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 平 社

 

2011726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去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今年4月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山西省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制订和颁布《忻州市2011—201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安排部署“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重点工作。一会儿市委董书记和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李金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4点意见。

一、“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市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得到重点加强,高等教育有了新的突破,继续教育受到普遍重视,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支撑,为建设教育强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教育基础建设投入大幅增加,校舍得到根本改造。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24.7亿元,超过建国以来教育基建投资的总和,实施了全市中小学校舍维修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两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完成了校舍安全工程,累计改造危房217.88万平方米。投入近1.2亿元,加强以实验、图书、体育、艺术器材配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投入9.92亿元,基本完成了三年建设任务,保证了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需要。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8所中学成为省级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取得新突破,全市投资1.2亿元,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所有农村学校,河曲、神池两县又投入2156万元装配多媒体设备,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班班通”。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10个县通过省级验收。

市政府在2009年召开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忻府区现场会,推广了忻府区、原平市、代县的成功经验。组织省、市评估专家组成员多次对各县标准化建设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和重点督查,全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县建设。各县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对照建设标准,突出教学设施设备的装备。10个县市区共计投入8100余万元,购置了实验仪器、图书和文体器材,整理规范了义务教育管理档案,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评估验收。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县人口覆盖率达到71.4%,超过了全省67%的平均水平。

(三)优化学校布局,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长期的动态性工作。由于我市地域广大,人口居住分散,长期以来中小学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一直存在,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成为影响基础教育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顽症。市政府为了加强农村教育,促进均衡发展,提出农村学校上规模,城区学校减容量,小学坚持就近,初中相对集中,高中逐步进城的学校布局调整方针,将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市化进程、撤乡并镇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采取了适当撤并、整合重组、大力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城镇学校扩容改造等措施。到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2005年的4436所(小学4078所,初中358所)调整到2672所(小学2360所,初中312所)。普通高中学校由46所调整到35所。

2009年,全市幼儿园毛入园率为44.5%,全市城区3—6岁幼儿入园率为92%,农村学前1年入园率为95%8个县达到满足学前三年教育。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4%,年巩固率达到99.68 %;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7%,年巩固率达到98.15%;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高中阶段在校学生12.4万人,每万人口在读高中阶段学生422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3年。教育发展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

(四)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新建1个县级职教中心、1所县级职业中学,到2010年,每县都有一所集职教、成教、培训、科技引进、实验推广、学历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50 所,在校学生40172人。

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市政府整合4所中专学校,新建忻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招生规模达到6300人。原4所中专学校校址全部用于城区基础教育学校的扩容改造,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了城区入学难的问题。

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共建成省级示范专业1个,建成2个职教实习实训基地。社区教育工作稳步推进,3个县达到科教兴县标准。

(五)建立教师补充机制,师资素质显著增强。

建立健全了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近5年全市通过公开招聘共补充入编教师3191人,招聘特岗教师1738人。基本取消了临时代教,形成了基本稳定的教师队伍。各级各类教育专任教师合格率已基本达到规划所确定的预期目标,普通高中教师合格率达到95%;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52%以上;小学教师专科学历以上学历达到76%

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工作力度,共培训2.4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活力;大力实施“名师工程”,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名校长、名教师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培训机制。“十一五”期间,共培养市级教学名师4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81人,省级骨干教师313人,培养226名市级学科带头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46人,省级以上模范教师62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45人。

(六)素质教育实施迈出新步伐,基础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十年课改成效显著,普通高中新课改已完成三年一轮实验,新理念、新方法、新机制逐步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得到切实加强。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基础文明养成教育为重点,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明礼诚信教育等德育活动深入开展;学校体育、艺术和卫生工作进一步强化,启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围绕教学中心,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优化教育教学策略,突出以学生成长为本的教育,强化市、县、校三级教研科研,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教、学、研、管水平大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达线率连续5年取得优异成绩,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9年达到27.2%,超过全省26.5%的平均水平。

(七)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不断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和考核奖励机制,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努力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帮扶体系日趋完善,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30万名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10.05万农村寄宿学生落实了生活补助费6211万元。2008年以来“一颗鸡蛋学生营养工程”在全市全面实施,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每年有460多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10万余名寄宿学生受益。各相关部门积极服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全社会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形成了支持教育发展的工作合力。教育系统注重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教育质量、招生、收费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学校规范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辛勤工作、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教育,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结果,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辛勤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职员工和教育管理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历年来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二、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挑战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始终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受我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全市教育历史欠账较多,加上教育周期性长的特点,我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省、全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还不完全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艰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力图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新的问题又开始产生,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全市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未来几年,全市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期、城市化快速推进期,同时又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速、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和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等方面的挑战。全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面临着全面深刻的转型,人才市场将成为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导向,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全市教育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要求实现教育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政府对弱势群体受教育将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对教育的各种需求特别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二)适龄人口变化呈现出新特点。

今后一个时间,全市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增长水平。随着学龄人口高峰的移动,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及高等教育普及压力有所减缓,由学龄人口降低所形成的投资浓缩效应,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幼儿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创造了较为有利的人口环境。但中小学配套建设的保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城市和县镇义务教育学校配套建设明显滞后,不能适应人口再分布的变动趋势,造成局部地区教育资源短缺,学生难以就近入学,加剧了区域间生源负载的不均衡性。

(三)城镇化进程加快使教育面临新任务。

按照我市城镇体系规划,2015年全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7.5%。迅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为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了巨大需求,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技术进步所创造的新就业岗位,拉动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适用技术人才,各类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需求将迅速增长,从而引发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重组。人口分布格局将进一步发生变化,要求学校布局也必须相应改变,基础教育设施投资出现新的增长需求。

三、“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市委“三五”工作总要求,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遵循教育规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按照现代教育发展要求,解决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实现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推动教育事业整体迈上新台阶,努力打造人力资源强市。具体目标:

一是教育体系得到完善,教育结构趋于合理。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全覆盖和免费进程;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是教育设施普遍达标,教育手段显著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设施合格率、达标率均达到或接近90%,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得到全面贯彻,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学校管理科学严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水平更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各级各类教育位于全省中上游水平。

四是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初步实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加速优质教育资源配备,初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农村及偏远山区教育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显著缩小,弱势群体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和保障。

五是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教育贡献更加突出。2015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初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明显提升,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3年提高到10.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10年提高60%。全市国民素质明显提升,一大批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成为忻州发展与创新的中坚力量,初步建成人力资源强市。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忻州市2011—201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今天会议上已印发给大家,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工作方针。今后五年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革创新,强市惠民。

第一,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第二,要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和改进学校智育,转变教学观念,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扭转学生体能和视力下降的局面,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开齐开好艺术类课程,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心态,养成健全人格。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努力形成强大合力。

第三,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确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质量观,把学校工作的重点和教育资源的配置集中到提高质量上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下大功夫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教育质量监测,开展教育质量评估,建立教育质量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和发布制度,形成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第四,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政策基本导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受教育者的教育机会公平,工作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保障弱势群体公平接受教育,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要向农村倾斜,统筹区域学校协调发展要向薄弱学校倾斜,统筹不同群体教育协调发展要向弱势群体倾斜。

第五,要把改革开放作为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扩大社会参与和公立学校制度创新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以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为重点,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以调动教师积极性为重点,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

第六,要把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推进策略。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立足市情、因地制宜、整体设计、稳步推进。支持山区和边远农村加快发展,在新增公共资源、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通过重点支持、先进区域带动和后进区域自身努力,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从而实现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全力推进六大教育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从改善民生、建设教育强市的要求出发,投入更多资金,集中力量办一些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教育发展增添活力的实事,在关键领域和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上实现重点突破。着力实施“六大教育工程”:

(一)农村幼儿园建设工程。

为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各县市区要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为抓手,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实施好国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我省“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今年启动实施“农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校舍和师资,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中西部农村建设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政策机遇,落实建设资金,安排办园场所,扩充幼教师资,重点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在市区、县镇兴办30所幼儿园,在乡镇所在地兴办100所中心幼儿园;在行政村兴办200所幼儿园,实现市区、县镇和乡镇所在地满足学前三年、农村满足学前12年的幼教发展目标。各县市区都要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和推进工程的实施。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幼儿园原则上应于9月新学年开学前完成并进行招生,最迟要于11月底前完成。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到2015年全市要普及“满三”教育;力争实现适龄幼儿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3%、学前二年毛入园率8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8%的目标。

(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按照《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地方性配套资金投入和相关政策支持,落实国家校舍安全工程计划,两年内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改扩建工程;根据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规划,三年内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教学仪器设备、体育卫生设施、图书资料等项缺口;解决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缺乏问题;到2015年,力争使全市85%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规定的办学标准,14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验收,实现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基本均衡,使学校成为群众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的地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要与国家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相结合,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步实施。按照全省规划,各县(市、区)都要积极筹措配套资金,按时完成工程建设。2011年忻府区、岢岚县要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在抓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有条件的县市区要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2012年,县直高中学校达标;2015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全部达标。

(三)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

初中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推动初中教育发展,对于整体提高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初中教育水平,必须调动县、校两级的积极性,加强市级指导力度。要研究制定加强全市初中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在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管理、教改教研、教学常规、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等方面做出硬性要求,促进初中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各县(市、区)要加强领导,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把所属初中学校统一收归县教育局直管,全县初中教师统筹管理,合理流动、调配,实现师资队伍基本均衡;要深入每一所初中学校,认真调查研究,通过布局调整,使农村初中形成规模办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抓好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宏观指导和内部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全课程,达到国家的基本要求;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形成学校布局合理、办学规范、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初中教育体系。

(四)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根据国家“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的政策要求,着眼于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多渠道筹资、多形式办学,大力提倡校企联合、内外联合、订单培养、长短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到2015年,全市要建成可容纳7万人的职业高中、职教中心和劳动技校,使普、职招生规模接近11的比例。力争有10所职业高中学校进入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有10所职业高中学校成为省级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有3-5所职业高中学校进入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序列。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技术人才。要进一步提升忻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水平,发挥其职业教育龙头的作用,力争办成能为忻州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全省一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五)特殊教育提升工程。

确保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应尽的责任。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满足需要的原则,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普及和提升特殊教育。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特殊教育学校,创办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和教育训练机构。要逐步提高特殊教育办学层次,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也可招收具有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市特殊教育学校要科学设置专业,充分开发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

(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教师才有好教育。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要把师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要采取有力措施,使教师自觉规范职业行为,做合格教师。二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送教上门等方式,结合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开展教师培训。新补充的教师上岗前必须接受规定学时的岗前培训,在岗教师都要按要求参加专业培训,中小学班主任上岗前要接受统一安排的专项培训。三要做好岗位设置管理和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四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农村小学新增教师要达到专科学历,中心校和完全小学每校争取配备一名本科学历教师;农村中学新增教师要以本科学历为主;单师校全部配备公办教师;高中教师要实现本科化,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一定比例。五要加强在编不在岗及临时代课教师的清理整顿工作。杜绝中小学聘用临时代课人员,对于长期不在岗的教师予以辞退,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同志们,我市“十二五”教育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希望大家一定要以更加高昂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把我市教育工作推向新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编辑:段映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府区教育资源网 特此声明。